要说这“杂谈”的缘由,得从我这学期的Linux内核课程开始说起。选这门课的理由很简单——老师讲得好(上学期上了他的Linux高级编程,主讲底层API和体系结构,总之是个和算法不怎么搭杆的课程),自己平常也会用到Linux,也对这些曾经没有做过的东西有点兴趣,就一直跟着老师学了一个多学期。老师上课除了讲一些课程知识,也会教我们一些额外的东西:比如学习的方式,代码习惯等等。我对老师其中的一些理念深感认同,自己平常写代码也比较多,想的也比较多,还是挺有感触的。
这学期老师讲到内核,说到内核是一个很大的方面,如果要学习千万要找准方向,“要看对书,把时间浪费在弯路上,是非常不划算的,更何况现在时间也没那么多了”。老师的大概意思是别走前人走过的弯路,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——站得高看得远。
这句话我听过不止一次,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——我当然没有质疑的理由。可是后一句话,倒是有点让我产生了点紧迫感。
三年研究生,1年课程除外,还有两年时间,还不算导师和毕设占用的时间,还可能要出去实习。剩下留给我们的时间,真的不多了。
最开始读研,觉得三年时间很长,现在半年已经过去,自己虽然杂七杂八学了一些东西,但是都只是在面上,想要成为以后工作的方向,还是太浅了。曾和考验时期的室友交流过一些问题,无意中提到工资,他告诉我“面向工资编程才是真理”,有些好笑,可是很实际。面向工资编程,其实是面向现实编程。
最近一直在学Linux内核,对操作系统有深入学习的想法,但是老师的话一直萦绕在耳畔“时间不多了”,真的要选这条路吗?现在机器学习的浪潮正好,是随波逐流,还是卧薪尝胆。对于这时候的我来讲,有些畏于做出选择了。
希望时间能给我答案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