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ome
  • About
    • Ruinan photo

      Ruinan

      Something interesting.

    • Learn More
    • Email
    • Github
  • Posts
    • All Posts
    • All Tags
  • Recent Project
  • Problem List

过去的一年

09 Jul 2018

    看着我的上一篇博客,日期定格在2017年8月22日,想着那时候我还在一边准备着考研,一边准备着西安的现场赛。在那个科技楼不算大的实验室里,一边复习数学,偶尔刷两道题——就这样度过了那个平凡的暑假。虽然后面的现场赛不尽如人意,不过14级ACM队最后考研全部上线985,也算是个不小的成就。

    其实很早就想写篇文章记录下这一年的事了。每年我都有写个小总结的习惯。今年年初忙复试,复试完了忙重修和论文,本来没事了又被拉去论文推优。我本来就不是个喜欢把时间排满的人,一度的“被安排”让我实在是没时间去记点什么(其实是因为懒)。最近学长让看机器学习,看到k-d树的我想起了2016年青岛的k题,那时候我们没看出来G题的log网络流,最终用这道题打进了银牌区,拿到了ACM生涯第一块奖牌。就这样,今天重写了这道题的我终于想起来博客这回事了,于是有了这篇文章。

    思绪回到去年年初,2月份左右,那时候我刚开始准备考研,复习的都是数学英语这种难啃的书。鲁迅先生曾说人做事不能有“5分钟热度”,我想这句话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应该是放P——我记得学校4月份开始踢湖工杯,在实验室的我自然也经不住这种诱惑。我成功的在操场上度过了两个月的快乐生活,踢球和看别人踢球成了这两个月的主要活动,国际学院的比赛我更是一场都没错过。本来可以6月份就结束的数学硬是被我拖到了7月份。我最后考研数学发挥的不好,应该也跟这快乐的两个月有关系。

    后面到了暑假,我的整个心态也都平稳下来,开始稳定的考研复习,不过之前的两个月算是把学的都踢到球门里去了。继续的效果很不理想,很多时候我都需要再回去查书去巩固之前的知识。这花了我不少时间,也给我的基础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再之后的事情都在开头了,参加了西安的现场,后来考研阵地转向图书馆,就这样一直到17年年末。

    关于那次现场赛,我们当时打铁,我是很不能接受的。不过现在回头想想,这其实也很正常,或者说这是应该的结果——队伍里的3个人当时的全部精力都在考研上,想着啃老本轻轻松松打个铜这种事,也太自信了。这种想法不光对不起自己,对不起这个现场赛名额,更对不起随我们同行的教练。在这里,我要向徐老师说一声抱歉。

    过完了17年,我的大学生涯也算是结束了,大四下感觉很平淡,相比于之前的三年半,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。我和室友经常谈起我们在考研时期的“放假”时光,那时候一起打CSGO就是比现在有意思。等到毕业,大家都各个收拾东西走人,整个西区楼道空空荡荡。我没敢和其他人说再见,最后到家,晚上躺在床上,想着那个住了4年的地方再也回不去了,想到张学友在歌中唱的:“无处说离愁”,顿时抑制不住眼泪。

    转眼已经12点多,就到这里吧。



杂文 Like Tweet